莫讓“吃空響”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病”
為全面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切實加強財政供養人員工資管理,有效堵塞財政支出漏洞,廣西壯族自治區近日決定: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全區集中開展財政供養人員“吃空餉”問題專項清理檢查工作。(12月4日人民網)
近年來,關于 “吃空餉”,各地都開展了聲勢浩大、成效明顯的清理、治理行動。僅今年,河北省在11個試點縣就清理出“吃空餉”人員1336人,涉及資金1065萬元;河南省周口市查出各類“吃空餉”人員達5731人,按每年每人平均工資2萬元計算,僅此一項開支已超過1億元人民幣。“曠工餉”、“病假餉”、“多頭餉”、“冒名餉”、“死人餉”各種“吃法”讓人“瞠目結舌”。吃“閑飯”的人員被清理出后,百姓當然是好聲一片。然而,清理出的人之多、涉及資金之大,讓人對“吃空餉”感到憂心。憂心的是為何“屢治療屢犯病”,為何頂風“吃空餉”的人始終“前赴后繼”。
各地年年清理,可見“吃空餉”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