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長春12月28日電(記者 姚湜)位于中國東北吉林省的吉林天景食品有限公司,在其網店運營78天后,到27日營業總額突破31萬元人民幣(約5萬美元)。
除天景公司外,在農業資源豐富而商貿業落后的中國東北,更多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加快開發電商平臺,借助產地優勢銷售糧食、人參等農特產品。
今年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四省一區”糧食總產達到2904.74億斤,約占中國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中國第一大糧食品種玉米是這一地區面積和產量增長最快的品種。
天景公司的網店建在中國知名購物平臺“天貓”,目前銷售玉米、玉米汁等三十余種商品。
10月下旬,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中國通天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酒仙網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通天酒業的部分產品將通過酒仙網進行銷售。
這家酒業公司的總裁王曉鳴向記者透露,希望通過電商平臺拓展產品銷售渠道,“未來在傳統銷售渠道和電商方面,企業會選擇一個加以側重”。
天景公司網店運營者,吉林省國家電子商務產業園董事長騰鴻雁對新華社記者說,產業園自今年6月正式運營以來,承接并提供網站建設、電子商務代運營及品牌策劃推廣服務的項目已經接近20個。
“東北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比較落后,而企業開發電商平臺的意愿很強烈。”滕鴻雁說。
東北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遼寧省,近期開始打造電子商務產業帶。
在黑龍江省,本月23日,哈爾濱市與中國知名外貿電商平臺敦煌網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運營中心”。
根據協議,雙方將完成對俄電子銷售服務平臺軟件開發,包括多幣種支付平臺系統、移動商務系統等,甄選適合俄羅斯市場的商戶、商品,建設全天候服務的俄語在線客服平臺。
吉林省正在建設的“全球最大參茸電商平臺”——“長白山國際參茸網”項目,將匯集長白山優質參茸產品、長白山優質特產、中國優質綠色森林食品等上萬種產品。
平臺將使用英、俄、法、德、意和西班牙語等6種國際語言,面向全球一百多個國家進行網絡銷售,并面向全球招商,使用美元交易結算。預計年營業額將達到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億元以上。
來自商務部的消息顯示,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預計將達10萬億元人民幣(約為1.65萬億美元),其中網絡零售將超過1.8萬億元人民幣(約為3000億美元),中國也將由此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國。
“不能看有的企業‘嘗到甜頭’就盲目跟風,”對于開發電子商務平臺,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志明說,東北傳統 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面臨體制滯后、物流系統較弱等問題。
他建議農產品和特產經營企業根據自身產品和經營狀況,選取經驗豐富的合作者共同制定合適的電商營銷策略,“不能僅僅是將產品放在網絡上銷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