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如凝脂的“清代碧玉菊瓣大盤”
古典優美的“明剔紅山水戲劇人物故事桌”
如冰似玉的“宋官窯琮式瓶”
莊嚴古樸的“商代青銅罍”
什么樣的寶貝才算是民間珍寶?中國民間國寶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高玉濤介紹說,組委會曾專門召集劉東瑞、楊臣彬、吳鎮烽、戴志強、閆振堂等國內著名文物專家圍繞“民間國寶”標準起草稿展開科學論證。組委會公布的“民間國寶”標準是:民間國寶指中國境內私人收藏的具有特別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某個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藏品。“民間國寶”既是“國寶”,又具有源于民間、為民眾所關注的特點。
“民間國寶應符合《國家文物藏品定級標準》之‘一級文物’標準。此外,寶物還應具有構思獨特、工藝精美、內涵豐富、生動有趣、品相完好、傳承有序等特點。”高玉濤說。據悉,前三屆評選,每一次為入選作品的投保額都在億元以上。
入選本次民間國寶的堪稱件件都是精品。第一號入選作品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方文桃耗時1年多才得以完成的力作。這件“十八羅漢顯神通”組雕體積碩大,融山水、人物、花鳥、書法藝術于一體,其材質采用佛家奇珍七寶,拓展了雕刻藝術的表現空間。人物造型以象牙雕琢,“十八羅漢”法號雕刻在翡翠上方、鑲嵌于山石峭壁。作品基座及背景采用名貴的陰沉木雕刻成山石林樹、高天飛云。象牙雕刻的十八羅漢人物形象沉靜逼真、栩栩如生、錯落有致、形象各異地融入生動的自然流云山石當中,給觀者極強的視覺沖擊和心靈撫慰。
另一件清代碧玉菊瓣大盤通體由整塊碧玉雕刻而成,晶瑩剔透,與其他傳統的留皮玉雕或雜色玉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采用水磨技術,胎體透薄,充分體現了“西昆玉工巧無比,水磨磨玉薄如紙”的高超技藝。這件傳世的“清代碧玉菊瓣大盤”,玉質清透溫潤,器壁薄如蟬翼,菊瓣紋裝飾巧奪天工,令人稱奇叫絕。
關羽是三國名將,這位以忠義著稱的武將身后曾被宋徽宗封為忠惠公,后又被封為武安王,以后歷代皇帝層層加封,他就是關云長。民間有眾多以關公為題材的作品,本次入圍的元末明初關公銅造像當屬鳳毛麟角。只見關羽身著鎧甲戰袍,不怒自威,五官、發髯、衣紋、馬飾等細部雕刻入微,極為傳神,代表了明朝造像藝術的水準,既可遠觀,又可近視,是一件藝術性很高的古代雕塑作品。
另一件南宋龍泉窯出戟尊系宋高宗寵妃劉妃之德壽宮奉華堂專用品,彌足珍貴。此奉華尊整體呈流線形造型,敞口,頸上粗下細,圓腹,腹下外撇,造型優美,細細揣摩端詳這緩緩變化的曲線,仿佛是隨著委婉、幽雅的樂曲進入了旋律美的意境中。柔韌的線形賦予高大尊體以圓潤、飽滿、渾厚的風韻。整個器型于渾厚中見古拙,與口徑相若的喇叭形圈足又增添了莊重感。覆蓋在尊體上的勻凈月白釉,以其淡雅的色彩、含蓄的光澤,更賦予尊體雍容博大的氣韻。
本次評選是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夏更起、吳鎮烽、云希正、張廣文等18名專家依據《中國民間國寶標準》對眾多民間藏寶嚴格評審選出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此次入選的“民間國寶”展示了現階段民間藏寶水平,此次評審將對保護國家文物、傳承弘揚民族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