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2 月8 日,藍思科技發布公告,子公司湘潭藍思擬以自有資金或借款的方式投資建設“智能終端設備智造一期”項目。本項目初步預計總投資30 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初步預計實現年加工組裝智能終端產品1 億臺。本項目主要從事各類智能終端的整機組裝業務,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智能家居家電、醫療設備、電子煙等。
此外,可勝科技已更名為藍思旺精密(泰州)有限公司,可利科技已更名為藍思精密(泰州)有限公司,并取得了變更后的營業執照。
簡評
1、布局整機組裝業務,垂直整合完善產業鏈布局,形成較強協同效應
公司以現有核心產品、產業鏈布局、團隊為依托,進一步向智能終端整機組裝業務拓展,完善產業鏈布局。公司現有產品包括:
防護玻璃、藍寶石、陶瓷、金屬、指紋模組、模切件、PCBA、攝像頭組件、塑膠件、聲學器件等,已涵蓋了智能終端整機組裝通常所涉及的大部分模塊,公司在此基礎上開展整機組裝業務將產生較強的協同效應,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產品、業務模塊,開拓新的業績增長點,另一方面,隨著整機組裝業務的發展壯大,對公司產品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促進現有業務發展,以組裝“引流”,進一步加強客戶粘性。
另外,公司具有業界領先且完備的內部配套能力,原輔材料自制、專用設備研發自制、智能制造等均可由內部專業子公司和團隊完成,公司具有較強的綜合成本優勢、效率優勢。
2、補齊金屬業務,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提升產品附加值2020 年公司收購整合了業界領先的消費電子金屬機殼加工及組裝企業可勝科技(泰州)、可利科技(泰州)各100%股權。可勝可利為國際大客戶重要的金屬結構件供應商,在大客戶手機中框中具有重要份額。
消費電子金屬結構件市場具有巨大市場空間,根據我們的測算,目前僅iPad、Mac、iPhone 等產品的金屬結構件市場可達近100 億美金市場空間,其中臺灣供應鏈鴻海、可成、鎧勝、巨騰等占據絕對優勢份額,國內供應鏈開始逐步切入。另外,金屬結構件行業毛利率較高,同行業公司鴻海、可成等的金屬結構件業務均具有較高的毛利率。未來藍思自身的玻璃業務將與可勝可利的金屬業務進行進一步整合,幫助客戶優化供應鏈管理成本,為客戶提供氣密性/防水性等一站式解決方案,提升產品附加值。
3、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給予藍思科技2020/2021E/2022E 年歸母凈利潤49.5/69/78.4 億,對應目前市盈率35.6/26/23 倍估值。
公司質地優質,空間廣闊,股價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4、風險提示
大客戶出貨量不及預期,玻璃業務毛利率不及預期,車載業務拓展不及預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