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里云研究院高級戰略總監 麻芃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嚴重沖擊的同時,也極大地加速了整個社會的數字化進程,數字經濟成為疫情中指引方向的燈塔。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SaaS市場迎來了發展機遇:一方面,在業績增長的推動下,諸多SaaS廠商的市值屢創新高;另一方面,SaaS融資市場一片火熱:2020年國內SaaS共發生134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超157.45億元(數據來源:B2B內參)。而最讓人興奮的是,GDP已達美國70%的中國,SaaS市場規模卻不足美國的1/20,市場發展空間顯得極為廣闊。
對中國SaaS市場有所關注的人們,或許會回想到5年前,一切似曾相識:同樣的概念火熱、融資市場火爆,眾多創業企業立志成為中國的Salesforce……然而,彼時的SaaS市場并沒有因為供給側的火熱迎來爆發式增長。這一次的SaaS市場熱潮,與5年前有什么樣的不同?中國SaaS市場的發展空間,以美國為“錨點”是否合適?中國SaaS市場的發展前景到底如何,可能走向怎樣的生態格局?本研究將嘗試回答這些問題,拋磚引玉以供讀者探討。
一、中美SaaS市場對比
1. 中國SaaS市場規模僅為美國的4.1%,近年來差距逐漸縮小
2020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達到49.5億美元(數據來源:IDC,下同);同年美國SaaS市場規模為1198.7億美元,中國SaaS市場規模僅為美國的4.1%。而在2016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為13.2億美元,同年美國SaaS市場規模為604.0億美元,中國SaaS市場規模為美國的2.2%,近5年來中美SaaS市場規模差距逐漸縮小。
圖1 2016—2020年中美SaaS市場規模對比
2. SaaS在公有云中占比不斷下降,2020年僅為25.5%
2020年,SaaS在中國公有云中的占比僅為25.5%,遠低于SaaS在美國公有云中的占比67.1%。盡管近5年SaaS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9.1%,但仍是中國公有云市場中增長最慢的部分,低于公有云整體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61.1%,這直接導致SaaS在公有云中占比不斷降低——相比2016年,SaaS在中國公有云中的占比近5年下降了20.4個百分點。
圖2 2016—2020年中國公有云市場結構變化
3. 應用軟件中SaaS占比連年提升,但仍顯著低于美國
2020年,以市場規模計算,SaaS在中國應用軟件市場中的占比為34.9%(SaaS以應用軟件為主,如2020年中國SaaS市場開銷中85.2%為應用軟件,本研究計算SaaS在應用軟件中占比時,使用的SaaS市場規模數據為應用軟件部分),相比2016年提升了21.4個百分點,如圖3所示;作為對比,2020年SaaS在美國應用軟件市場中的占比為50.4%,相比2016年提升了12.8個百分點。2020年,中國應用軟件市場中SaaS占比仍低于美國15.5個百分點,但該差距近年來已持續縮小。
圖3 2016—2020年中美應用軟件中SaaS占比變化
二、中美SaaS市場差異原因分析
造成中美SaaS市場差異的原因,大多與中美云計算市場差異的原因相同,主要有:中國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較短,對數字技術的投入優先級低;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企業更傾向使用人力而非技術解決問題;三次產業結構中服務業的云計算滲透率最高,美國的服務業占比高于中國等(具體原因分析,可參考《2025年公有云或將服務中國過半數字經濟》)。除上述因素外,導致中美SaaS市場差異的原因還包括:
1. 中國產業門類齊全、個性化需求多,SaaS發展難度大
中國的產業門類最為齊全,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在經濟總量不及美國的情況下,產業門類多意味著各產業的平均市場規模小于美國,這會導致中國行業應用類SaaS的邊際成本更高。而據報道,中國的企業數量為4100萬家(另有個體工商戶逾8000萬戶),美國的企業數量為2500萬家,盡管更多的企業數量蘊含著更大的市場需求,但同時也意味著市場需求更加多元化——每增加一家企業就代表著SaaS服務商需要多面對一例個性化需求,這對SaaS服務商的產品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SaaS在中國的發展難度遠大于美國。
2. 中國大型企業傾向自建應用,而中小企業付費能力有限
中國的大型企業大多擁有較為成熟的IT系統和團隊,在面對業務需求時,要么通過內部自主研發,要么選擇供應商定制開發,且多以私有化方式進行部署,只有少數創新型業務才會考慮SaaS;而中小企業通常自身IT能力有限,SaaS這種按需訂閱的模式天然滿足其需求,但中小企業的付費能力較弱——根據T媒體研究,2018年中國企業對SaaS的年均支出為11.15萬元,而美國企業對SaaS的年均支出為34.3萬美元,中國企業在SaaS上的投入不足美國企業的1/20。大型企業傾向定制化,中小企業付費能力不足,導致SaaS在中國的市場滲透水平不高。
3. 中國市場發展階段相對滯后,生態體系不如美國完善
從本世紀初至今,美國的SaaS市場已經歷了20年的發展,特別近10年來,應用市場逐漸接受SaaS形態,大量細分領域的SaaS廠商出現,SaaS生態日趨完善。而中國的SaaS市場發展滯后美國10年左右, 2010年后開始起步,并隨著云計算的發展在2015年后步入快速成長期,但至今生態能力仍不成熟:一方面,產品服務不齊全,SaaS廠商大多集中在OA、IM、CRM、ERP等領域,沒有形成完整的SaaS版圖,整個產品矩陣存在割裂現象,難以完全發揮SaaS價值;另一方面,產業鏈條不清晰,特別是SaaS的營銷、部署等環節,中國市場整體上仍處于線上還是線下、自建抑或外包的模式探索階段;更重要的是,10年的發展差距,使得中國的SaaS人才基礎落后于美國,特別是SaaS以企業服務為主的特性,要求從業人員對客戶所處行業有深入理解,這些能力需要長期的行業浸潤積累而短時間內難以迅速補齊,這直接導致中國SaaS從產品能力到服務水平與美國均存在顯著差距。
除上述因素外,我國從信息化時期就凸顯的IT支出“重硬輕軟”問題,盡管近年來有所改善但依舊存在;大多數SaaS企業和技術人員沒有經歷過信息化時期,缺乏產品標準化經驗……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國SaaS市場規模顯著小于美國。
三、中國SaaS市場發展展望
1.市場規模保持快速增長,對應用軟件的滲透水平持續提升
與2016年相比,當前SaaS市場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成熟,這主要得益于數字基礎設施覆蓋能力的增強和用戶對SaaS接受意愿的提升。
相比5年前,網絡的覆蓋水平和IT基礎設施的云化比率都有了明顯提升。2015年,中國網民數量為6.88億,占全國人口的50.3%;2020年,中國網民數量增長至9.89億,占全國人口的70.4%。移動互聯網更是取得長足發展,2020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1656億GB,是2015年的40倍。而從2015年到2020年,IT基礎設施開銷中的云計算占比從33%提升至56%。網絡、云等數字基礎設施覆蓋能力的提升,可以擴大SaaS的服務范圍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更大的改變來自社會對SaaS接受度的提升。一方面,購買服務模式被廣泛接受:近年來以88VIP為代表的個人付費會員數量快速增長,人們日漸養成購買服務的消費行為習慣;同時,在政策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政府需求由傳統的項目制建設轉為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另一方面,構建數字化能力成為企業共識:新冠疫情的爆發客觀上加速了社會數字化進程,疫情期間數字經濟展現出的強大韌性,使得數字化對于企業而言不再是錦上添花的選擇題,而是生死存亡的必備能力,特別是與業務需求距離最近的SaaS,成為大多數企業快速獲得數字化能力的最佳選擇。
除市場發展環境更加成熟外,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動力將從“規模紅利”深度轉向“效率紅利”;人口紅利消褪,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使用技術而非人力解決問題;而隨著Z世代人群步入職場、80后90后進入管理層,社會面對企業服務的態度不斷改變。在這些因素的驅動下,中國的SaaS市場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根據IDC研究,預計未來4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4.0%,到2024年,SaaS市場規模將達到147.4億美元。SaaS在應用軟件市場中占比也將從2020年的34.9%快速提升至2024年的58.3%,接近2024年美國應用軟件市場中SaaS的預計占比水平62.7%。
圖4 2020—2024年中國SaaS市場規模及在應用軟件市場中占比預測
2.或將形成獨特市場結構,構建“小而美”林立的生態
成熟且完備的SaaS生態、豐富且差異化的解決方案,使得美國企業在應用SaaS時具備“去中心化”特色:據T媒體研究,平均每個美國企業使用上百個SaaS產品,平均每個美國企業員工使用8個SaaS產品。而中國市場用戶更加青睞“一站式”方案——這正是近年來C端APP中“小程序”興起的原因,但也給SaaS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OA、IM、ERP、CRM等通用業務服務商,推動其從SaaS向PaaS延伸,拓展平臺服務能力以支持盡可能多的業務應用。
構建更加堅實的PaaS和更加敏捷的SaaS,或許是中國市場的最優解,特別是在面對產業門類、企業數量“雙多”現狀時,而這要得益于低代碼平臺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對于行業通用問題,仍然可以通過SaaS解決;另一方面,對于少數企業的個性化問題,SaaS廠商不再需要為標準化和個性化的折衷而煩惱,在功能強大的PaaS上,通過低代碼平臺以“拖拉拽”方式即可快速實現業務功能,甚至部分業務的部署速度并不遜于SaaS的個性化配置。以企業辦公與協作平臺釘釘為例,截至2021年3月31日,釘釘上的應用總數量高達101萬,其中有38萬應用是通過低代碼平臺搭建而成,低代碼平臺日漸成為企業提升數字化能力的利器。
“厚PaaS薄SaaS”將推動中國形成與美國截然不同的云計算市場結構,即PaaS占比會更高,而SaaS占比會更低。在市場規模限定的天花板下,中國或許很難培育出類似Salesforce的SaaS市場巨頭,但在強力的PaaS能力支撐和豐富的業務需求推動下,中國SaaS市場有望百花齊放,大量的“小而美”企業破繭成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