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資本市場學院和騰訊安全聯合主辦的2022年深圳市金融骨干人才培養計劃系列專題研修班在騰訊濱海大廈舉辦。來自騰訊研究院、騰訊安全的專家圍繞金融科技趨勢、監管科技、反電詐等行業熱門問題做了主題演講,與50多位深圳金融技術骨干共話金融數字化未來。
數實共生,夯實金融機構數字化底座
騰訊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莫閑首先從可信、數據、智能、安全、普惠五個層面,剖析了未來三年金融科技領域的十大技術趨勢,并分享了騰訊對IT重塑、智能世界、虛實共生、網絡革命四個領域的科技前沿熱點與科技共創探索。
劉莫閑表示,騰訊去年聯合畢馬威發布《數實共生·2022金融科技十大趨勢展望》報告。 我們認為金融科技重點關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聚焦于數據的使用如何能夠更加安全,另一方面在于如何能夠在安全的基礎上,做好內部管理和對外普惠的服務。
在可信層面,以零信任架構和跨鏈信任為代表的可信技術進步,保障了金融、生活與生產等諸多場景的身份認證與場景融合可信。其中,零信任是金融科技領域,乃至整個數字科技領域在安全層面一個非常基礎的思維方式和技術框架。同時,跨鏈信任在監管的良好推動下,將更好地解決未來鏈與鏈之間的資產交付問題。
在數據層面,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聯邦學習和分布式云原生技術,從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數據交互效率,優化數據計算架構,助力數據要素安全流通,促進金融機構共贏。
在智能層面,低代碼開發和RPA技術將提升計算能力,深層次賦能金融業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帶來創新的用戶服務體驗。
在安全層面,新的技術趨勢如同態加密、隱私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可促進金融數據安全共享、保障金融數據安全融合。
在普惠層面,全真互聯網與金融科技結合將給業務創新帶來新的空間,與此同時,隨著數字銀行牌照逐步開放與穩步推進,數字銀行將加快實現與各產業的融合,推進自動化和端對端運營模式建立,實現產業與銀行價值的深度綁定。
數智演化,深耕國內監管科技“3+3”熱點場景
今年4月份,國家出臺了“十四五”市場監管科技發展規劃,提出要強化“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以科技賦能市場監管現代化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提升創新基礎能力、科研攻關能力與科技服務能力。
對此,騰訊安全副總經理、監管科技首席專家杜明燈表示,早在2018年騰訊安全就與深圳市金融辦聯合建設了靈鯤金融安全大數據平臺,成立了金融安全監管科技實驗室,精準快速地對深圳市的金融企業做了風險分析和排查。同年,騰訊安全積累的安全能力開始在各個行業釋放,目前已為全國20多個地市的金融監管單位提供助力,護航當地金融發展安全。
他表示,當前監管科技被賦予了新內涵,即以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價值為牽引,促進監管質效提升、服務產業有序運營、健全監管生態發展的全領域新技術應用。在監管科技“3+3”熱點場景下,騰訊的重要實踐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六個方向。在政府監管端,分別是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地方金融監管、市場監管科技三大領域;在企業合規端,主要集中在金融行業的合規管理、風險控制以及大部分企業可能都面臨的知識產權保護場景。
杜明燈在分享中總結到,監管科技最先進入金融領域,其實踐正面向G端和B端場景持續演進,繼而向非金融監管領域延伸,在市場監管、知識產權監管、ESG監管等場景多點開花,但深耕監管科技的最終價值受益者其實是最終經濟活動的C端用戶。
以騰訊安全天御金融風險控制系統產品為例。金融機構使用天御金融智能風控平臺,能夠在信貸業務全鏈條中,通過應用機器學習建模平臺和隱私計算平臺助力模型快速搭建和優化,并且可以和數據安全聯合建模,實現全流程動態風控能力提升的同時,有效降低風控成本。目前已經成功助力400多家銀行發展金融普惠業務,支持各經濟活動主體發展。
行業共建,筑牢反電詐安全防線
在數字技術實踐中,反欺詐、風險控制是金融行業永恒的主題。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國發生詐騙案件接近50萬件,涉案金額接近4000億,件均10萬左右。其中,刷單詐騙、網絡交友殺豬盤、購物退單、虛假貸款申請、冒充公檢法等占比超過90%。
面對日趨嚴峻的反電詐形勢,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倡議電信業務經營者、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承擔風險防控責任。
對此,騰訊金融風控解決方案咨詢顧問呂錦欣分享了騰訊安全的反電詐解決方案——通過構筑三道防線,打造了一套具備主動防御能力的反電詐解決方案。
第一道,事前預警。基于騰訊及運營商的數據洞察力,協助市民以家庭為單位構筑反詐預警小組,在家庭成員檢測到詐騙嫌疑人時,系統對家庭其他成員推送預警信息,由其他成員進行溝通勸阻。
第二道,事中攔截。當市民受騙給詐騙分子轉賬時,通過在銀行側設置的額度限制以及24小時延遲到付,一方面可降低損失,另一方面可給與市民24小時時間窗,當市民在24小時內醒悟過來后可致電金融機構取消轉賬操作。
第三道,事后賠償。當事前預警、事中攔截均失效,市民還是被詐騙的話,市民到公安局報警,立案后可到保險公司申請賠付,降低詐騙損失。
呂錦欣認為,面對新形勢下電信網絡詐騙治理的新挑戰、新要求,需要集合工信、金融、互聯網等主要相關行業或部門深度協同參與的綜合治理體系,推進成立反電詐聯盟,建立完善行業涉詐線索、協調調度信息等自動流轉機制,筑牢金融科技反電詐安全防線。
未來,騰訊安全將持續沉淀安全能力,不斷深化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增強金融業務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并攜手互聯網、運營商、金融機構及保險公司多方共建,形成長效工作機制,不斷健全完善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綜合體系,筑牢安全防線。